2025年10月,优酷独播剧《入青云》以热度破万、豆瓣开分7.0的成绩成为第四季度最大黑马。这部由侯明昊、卢昱晓主演的仙侠剧,凭借“双强互钓”的智性恋叙事和反套路结局,在《暗河传》《一笑随歌》等同期大制作中杀出重围。然而,高热度背后亦伴随争议:女战神沦为“辅助”、终极决战被批“过家家”、权谋线被指低幼化。《入青云》的突围与短板,恰是当下仙侠剧转型困境的缩影。
创新突围:从“虐恋轮回”到“智性博弈”
《入青云》最显著的突破,在于用“仙侠版史密斯夫妇”的设定重构了传统仙侠叙事。剧中,罪囚纪伯宰与女战神明意互为“猎手与猎物”,表面是舞姬与斗者的暧昧推拉,实则是身份伪装下的心理博弈。这种“双强互钓”模式,跳出了仙侠剧依赖“三世虐恋”的窠臼,转而强调智力对抗与情感共鸣的双线并进。例如“雷劫刻字表白”“咬唇血吻”等名场面,既保留浪漫元素,又通过角色反转(纪伯宰装晕撒娇、明意暗器抵喉)消解了传统霸总套路,被观众调侃为“绿茶娇夫与懵圈战神的终极对决”。
更值得肯定的是剧集对“牺牲叙事”的颠覆。大结局未沿用“一方祭天”的悲情套路,而是让纪伯宰与明意共同面对危机,以“同生共死不独活”的平等契约取代个体英雄主义。这种反套路设计,契合了年轻观众对健康亲密关系的期待——爱不是拯救而是并肩作战。

制作升级:东方美学与电影级质感
《入青云》在视觉层面实现了仙侠剧的工业化跃升。剧组耗时7个月搭建4.2万平米实景,将敦煌壁画的飞天神女意象与赛博朋克的流光溢彩融合,构建出“合虚六境”的奇幻世界观。女主角明意的战神铠甲采用非遗“金银错”工艺,镶嵌2136枚玉片却仅重3.2公斤,兼顾华丽与实战感;打戏设计摒弃浮夸特效,融入京剧武生身段,纪伯宰的“醉剑十三式”便是侯明昊特训3个月的成果。此外,剧集通过细节传递文化符号。如“黄粱梦解药”被创意性地炼化成葱油饼,用市井食物消解仙侠疏离感;灵宠“不休”与“二十七”的插科打诨,则借鉴了漫威式幽默,调剂剧情节奏。
争议焦点:人设坍塌与权谋儿戏
尽管创新显著,《入青云》仍暴露了仙侠剧的结构性顽疾。最受诟病的是“女强男更强”的设定崩塌:明意作为战神,全程未展现巅峰战力,解毒后仍沦为纪伯宰的辅助;而终极决战中,吞天阵的破解依赖“吸星大法”般的机械降神,被嘲为“过家家式打斗”。这些缺陷削弱了“双强”标签的可信度。另一争议在于权谋线的低龄化。反派司徒岭的黑化源于“乱捡戒指被操控”,逐水灵洲的阴谋如同儿戏,与其说展现人性复杂,不如说是为虐而虐。部分观众批评剧集陷入“宝宝仙侠”陷阱,用甜宠逻辑简化世界观的残酷性,例如明意亡国后不思复辟,反以“美人计”周旋于权斗,削弱了角色独立性。

行业启示:仙侠剧的“破壁”实验
《入青云》的市场表现,为类型剧进化提供了三重启示:其一,人设创新比世界观宏大更重要。纪伯宰的“茶艺娇夫”与明意的“战神萌新”组合,精准击中观众对反类型化主角的渴望;其二,情感叙事需与当代价值观同频。“同生共死”取代“牺牲救赎”,折射出年轻人对平等关系的向往;其三,仙侠剧需找回“侠”的精神内核。剧中对六境公平正义的探讨虽浅尝辄止,但已触及权力批判的深度议题。
然而,剧集未能完全摆脱“高概念低执行”的困境。例如,原著中司徒岭与浮月的悲剧线被简化为脸谱化对抗,削弱了原著对“欲望异化”的深刻探讨;群像刻画上,除主角外多数角色工具化,沐天玑拒绝婚姻专注事业的独立线、言笑与公主的默契陪伴等副线,均未充分展开。
《入青云》如同一面棱镜,映照出仙侠剧在创新与守旧间的挣扎。它证明了“反套路”人设与东方美学的市场潜力,却也暴露出类型剧在权谋深度与性别叙事上的孱弱。其意义不仅在于热度破万,更在于试探了仙侠与当代价值观的融合边界,真正的“青云之上”,或许是跳出套路化叙事后,对人性与情感更为诚实的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