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。就在这一天,由赵林山执导,姜武、王俊凯主演的历史题材电影《731》正式开启预售。截止9月8日,猫眼、淘票票双平台想看人数突破680万,超越《复联5》《速度与激情11》,成为年度最“想看”影片。
一、680万“想看”背后的三重爆点
维度 | 市场常见历史片 | 电影《731》 | 破圈点 |
---|---|---|---|
题材 | 正面战场/谍战 | 细菌实验真相 | 首次正面呈现731部队 |
演员 | 老戏骨为主 | 姜武+王俊凯 | “老带新”覆盖全年龄 |
节点 | 普通档期 | 抗战胜利80周年 | 国家记忆+自媒体刷屏 |
形式 | 传统叙事 | 史料+沉浸音视 | 让观众“身临其境” |
二、“催更神器”如何刀刀入心
2.1 题材突破:第一次让731部队“正面出镜”
尺度:影片通过实景还原731部队本部、冻伤实验室、细菌培养中心,获国家档案局独家授权,3000页史料首次影视化。
视角:以中国实验幸存者、日本军医、国际记者三线并行,既展示暴行,也呈现战后审判与个人忏悔。
分级:通过R15审查,15岁以下需家长陪同,开创国产历史片分级提示先河。
2.2 演员反差:姜武×王俊凯,让“老带新”成为情绪杠杆
姜武:饰演731部队军医法庭翻译,一句“我听得懂,却说不出口”台词在花絮视频播放破2亿。
王俊凯:出演18岁实验幸存者,90%戏份为无对白眼神戏,预告片里一滴眼泪让微博热搜爆“王俊凯演技”。
配角:邀请日本演员池内博之出演战犯,中文+日语原声,双语字幕提升真实感。
2.3 沉浸视听:把“史料”升级为“体感”
画面:1:1还原冻伤实验室,观众在影院能看到哈气+摸到冷风,被业内称“4D寒感”。
音效:采用杜比全景声,细菌喷雾场景用高频尖啸,引发生理不适——“不想看第二遍,但必须看第一遍成豆瓣高赞短评。
镜头:手持+长镜头一镜到底穿越实验室,VR版预告在抖音获6800万播放。
2.4 节点情绪:抗战胜利80周年,国家记忆需要“大银幕出口”
仪式感:片方选择在8月15日开启预售,00:00发预告,**“80年后的今天,我们不再沉默刷屏。
共情:官方释出“和平鸽”版海报,白鸽飞入实验室的超现实画面,让网友自发配文案:“如果鸽子能飞回当时,愿它衔走所有细菌”。
教育:北京、上海、南京等多所中学包场开学第一课,“历史+电影”成为00后的成人礼。
三、680万“想看”之后,中国电影的一次“集体成年礼”
3.1 对观众:历史片也能“一票难求”
预售开启36小时,上海、南京、哈尔滨等地IMAX零点场售罄,猫眼预测首周末票房破6亿,有望打破《八佰》保持的历史片票房纪录。
3.2 对行业:主旋律的“年轻化”范本
《731》用题材突破+沉浸技术+社交传播,让Z世代为历史真相买单,证明主旋律不必“说教”,共情才是最高级的表达。
3.3 对社会:电影成为“记忆基础设施”
当680万人把“想看”按下,他们不只是想看一部电影,更是想确认一段记忆:“历史不应被遗忘,疼痛值得被看见。”
《731》的预售火爆,不是流量的胜利,而是记忆的觉醒。它用680万次“想看”告诉我们:“娱乐至死”的时代,观众依然愿意为真相买单;“碎片化”的语境,年轻人依然愿意为历史驻足。当灯光亮起,观众走出影院,请记住:荧幕会暗,但历史不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