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看看资讯

演员李晓川在电影网采访中分享并推荐自己的电影新片《恶意》

2025-09-02

“看完《恶意》,你会先怀疑别人,再怀疑自己。”演员李晓川在电影网的专访里,只用一句话就把这部新片的气质说得明明白白。这部即将登陆院线的犯罪悬疑片,是他从业以来“最耗神、也最过瘾”的一次体验。

李晓川饰演的刑警队长周启森,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神探”。他有失眠症、有暴力倾向,甚至一度成为案件里的“嫌疑人”。为了靠近角色,李晓川提前两个月进组,跟着真实的重案刑警同吃同住。“他们手机里存的不是家人照片,而是没破的凶案现场。”这种压抑感被他带进了表演——审讯戏里,他一句话能停顿五次,观众却能听见角色的呼吸在颤抖。

影片改编自同名高分小说,讲述一场“连环栽赃”案件。每出现一次新证据,就把嫌疑指向另一个人;而当观众以为真凶已定时,剧情又被彻底推翻。李晓川透露,剧本在开机前改了七稿,导演坚持“要让每个角色都有成为凶手的动机”。于是他在片场最常问的不是“我该怎么演”,而是“我到底是不是凶手”。

最崩溃的一场戏,是长达九分钟的一镜到底审讯。摄影机在狭窄审讯室里环绕三圈,任何一句台词失误都得重来。李晓川和对手演员提前一周每天排练到凌晨,实拍时一条过,现场却安静得可怕。“收工后,我在车里坐了半小时,才想起自己不是周启森。”

电影叙事结构:影片采用“倒叙+多视角”拼图式剪辑,观众需要自己重组时间线。
声音设计:没有配乐,所有紧张感来自呼吸、脚步和审讯灯电流声。
人性灰度:没有绝对善恶,每个角色都在道德边缘游走。

如果想体验烧脑,建议选择杜比全景声厅,低频脚步声会放大心理压迫。片尾字幕结束后有 30 秒彩蛋,直接关联导演下一部犯罪宇宙新作。影片时长 128 分钟,节奏快,最好提前十分钟进场熟悉人物关系。

李晓川把拍戏时穿的刑警制服带回了家,“上面还沾着人造血浆,洗不掉”。他笑着说,“留作纪念,也提醒自己:别把角色带回家。”但观众看完《恶意》后,或许会把影院里的那份寒意带回现实生活,毕竟,真正的恶意,往往藏在最普通的面孔之后。

电影将于9 月 15 日全国院线同步开画。提前购票已开启,午夜场售罄速度惊人。想体验“看完不敢独自回家”的爽感,记得约个胆子大的同伴。

最新文章

《珠帘玉幕》:古装剧的破局之作与它的三重悖论​

电影解析

 

阅读12947

​《六姊妹》:一部家庭史诗背后的女性觉醒与时代回响​

电影解析

 

阅读12416

《一笑随歌》:双强爱情的美学突破与叙事裂缝​

电影解析

 

阅读15223

《利剑玫瑰》:打拐题材的破冰之作与它的双面镜效应​

电影解析

 

阅读12110

​​《临江仙》:以“恨”喝喝复仇为主线话题 打开了仙侠剧的新世界

电影解析

 

阅读19677

冀ICP备2025118847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