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盼着继续补贴”到“被逼着内卷”,过去几个月,宿迁这座苏北小城的餐饮生态,在号称“史上最大”的外卖补贴战中,经历了被催熟的速生与速朽。
这里是“最激烈的战场”之一。宿迁是刘强东的老家,当地餐饮业曾率先支持京东外卖,也最早享受到京东百亿补贴的红利;淘宝闪购入局后,带来了更猛烈的补贴力度,一直持续至今;宿迁也是美团测试业务边界的试验场,在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看来,宿迁是外卖大战打得最激烈的地方,“已经打成焦土了”。在宿迁,10块钱吃顿饭已成为日常。
补贴也让宿迁餐饮业变得畸形。受消费市场和餐饮业内卷的影响,本就惨淡的堂食门店客流继续下滑,许多以堂食为主的餐饮门店生意萧条,同样受到影响的,还有依附在餐饮业上讨生活的人们,比如代驾师傅、驻唱歌手、餐饮设备回收商。
而享受过一波补贴红利的外卖商家们发现,平台牢牢把握着流量和补贴的规则,他们被裹挟而进,不得不继续参与补贴,但在扭曲的价格里,想赚以往同样的钱,付出的辛苦成倍增加。
宿迁为我们展示了,非理性的补贴创造的不是需求,而是泡沫。当狂欢过后,所有的参与者都要一起买单。
美食街上,只剩外卖骑手
7月末,宝龙后街一家蹄花店的老板陈莉关掉了她的店铺。在这之前,店铺转让的告示已经在玻璃上贴了三个月,有人打电话来询问房租,听说一年高达23万,对方什么也没说就挂了电话。
店虽然关了,但租约还没到期。为了收回房租成本,她进了一批拖鞋在店里卖,吆喝着邀请街上的路人进店试穿。普通拖鞋10元一双,洞洞鞋15元,陈莉从中午12点卖到晚上10点半,收入300多元,大概只有一天房租的一半,但也好过前一阵卖蹄花的日子。
那时,陈莉每天要保证至少3000元的营业额,才能打平店里4名员工、房租水电和食材的成本。但是,在激烈的外卖大战下,堂食客人越来越少,客单价越来越低,连不亏都成了一种奢望。
陈莉店铺所在的宝龙后街位于宿迁市主城区市中心,是当地人流量最大、商业气息最浓的步行街。宝龙后街的南街以服装店、精品店为主,北街是大大小小的餐饮店,炒米粉、米线、拌饭这类快餐占大头,陈莉的蹄花店是为数不多客单价超过40元的门店。
蹄花店对面挨着三家快餐店,重庆小面、阿番哥米粉和稻谷捞面,都在这条街上开了好几年,资历最老,老顾客也最多。过去还没到饭点时,这几家店的顾客就能坐满,去晚了根本找不到位置。
但现在,这几家店也没什么生意了。整条街上,也难得见到堂食的顾客。一家米粉店里,坐着四名外卖员在玩手机,往街上看去,有十多名急速行走的外卖骑手,他们取代了消费者,成了这条街最显眼的群体。
● 中午饭点的宝龙后街十分清冷,偶见骑手匆匆走过。图源:受访者
7月底的街道两边,五家店铺已经关门,还有五家店铺的玻璃上贴着“旺铺转让”的告示。陈莉知道,实际想转租的不只这些,还有很多店铺准备撤出这个商圈,其中有不少做了十几年餐饮的老板。有些人虽然没在自家店门口贴告示,却早早在网上挂出转租信息,最久的已挂了半年。5月,是这些转租信息出现最多的一个月。
这些店铺多是平价快餐店,以堂食为主或者线上生意利润微薄,今年,叠加消费市场、餐饮内卷、外卖补贴战、自身经营问题等多重影响,选择了关门。
陈莉开店时间刚满一年,去年刚开业时,不用宣传,探店博主打卡带来的“自来水”就捧红了她的蹄花店,年轻人排着队来店里就餐,两层楼,25张桌子,中午和晚上都坐满了食客。今年3月份,她按照往常,提前备好十几万的货,结果新鲜货品堆积起来,她环顾四周,进店的客人没想象中多,二楼再也没接待过人。
那时候外卖大战还没有打起来,生意就已经变得冷清了。虽然每年3月都是餐饮业的淡季,但情况比往年更糟,餐饮业不好干了,也是许多老板的共识。
恰逢新一轮外卖大战开打,餐饮老板们把目光放到了线上,“可能会少挣一点”,但“至少能有点单子”。3月底,陈莉也在区域经理的游说下,上线了京东外卖,并参与了平台的补贴活动。
没想到,京东入局之初的“0佣金”和“全额补贴”,让许多餐饮店过了一段相当滋润的日子。
疯狂补贴下的外卖红利
宿迁京东智慧城附近一家仅20平方米的黄焖鸡小店,是宿迁第一批上线京东外卖的商家,也最先享受到京东“百亿补贴”的红利。
4月初,京东外卖上线百亿补贴。店主陈述发现,店里的外卖订单的利润率比堂食还高,一个月下来多赚了一万多块钱,他一度许愿,“要是天天都有补贴活动就好了”。
一个月内,京东外卖在宿迁遍地开花。陈述认识的区域经理每天在微信朋友圈更新战报。一周之内,附近150多家商户全部入驻京东外卖,不少商家都对京东的到来热情高涨,主动在店门口挂上了“支持东哥,支持京东外卖”的醒目横幅。4月27日,宿迁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一纸倡议书,号召全市餐饮企业以“东道主”姿态,拥抱京东外卖的到来。
时间进入5月,饿了么也以“超百亿补贴”入局,而新推出的淘宝闪购,以淘系庞大的资源持续加码补贴,拿出500亿投入冲量,闪电战变成了持久战。在此背景下,前期观望的美团下场,也发放了大量优惠券。
刚开始,减免政策“对商家相当友好”,陈述店里一份定价23.6元的黄焖鸡,顾客实付5.6元,最高能实收25元。陈述和相熟的区域经理聊天时,对方说,后面的补贴活动会越来越多,“直到把对方打趴下为止”。
大量订单涌入,不少餐饮店都爆单了。陈述每天刚睁眼就要去店里备菜、出餐。“618”前后,小店的业绩达到高峰,店铺10点刚开张,订单就源源不断地进来,在打包区,几十个打包好的餐盒叠放在一起,堆满一张堂食餐桌。
那段时间,餐饮同行群里全是商家晒出的“订单瀑布”,快餐店里挤满十余位身着黄、蓝、红三色制服的骑手,高声喊着取餐码寻找订单,一名骑手拎着八份餐盒冲下楼梯时脚下一滑,险些摔倒。不少商家都准备装修、扩店、盘新店,打足精神迎接这从天而降的生意。
● 7月12日,江苏徐州,外卖平台优惠活动导致古茗门店爆单,骑手和顾客排队取餐。图源:视觉中国
单量暴涨,运力承压,走街串巷的骑手们